【友情漆綜合網絡消息】
涂料市場的低價競爭一直都有存在。但近年來的環保升級,讓惡性競爭愈演愈烈,涂料企業熱切期盼管理部門出手,結束這種混亂局面。
如在山東這個油性涂料的生產大省,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,山東各地誕生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油漆廠。在環保政策推動下,開始實行工業園區集中生產的模式。
于是就出現率先退城進園,投入全新的生產設備投入大,在環保安全、危險品物流運輸等方面的成本投入,大大超過同行的涂料企業,生產規范了,環保安全達標了,產品的成本也提高了。
但其他沒有退城進園的涂料企業,反而憑借低成本,在當前生產涂料的鈦白粉等原材料,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情況下,趁機低價搶占市場。
這樣一個遵法成本高、違法成本低,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,應該引起管理部門高度重視。
據一些山東涂料業內人士透露,不僅全省絕大多數涂料企業沒有退城進園,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甚至到現在也沒有通過環評,有的竟然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,更不用說擁有專業的危險品物流車輛了,其原料和產品運輸依然在使用社會車輛進行,無疑為安全生產埋下了巨大的隱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