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就像竹子,克服蕭條,就好比長了一個竹節。這個“節”能讓企業變得更強壯。
如果企業不經歷蕭條,只一味成長,沒有“節”,就會脆弱沒有韌性。
對此,稻盛和夫有5個實用的對策:
第一個策略:全員營銷
指的真的是所有人都去營銷,無論是銷售崗還是默默耕耘的生產者,都要去推銷自己的產品。這樣有啥好處呢?一來,非銷售人員天馬行空的好點子終于有機會利用起來了;二來,做生產和做銷售的同事配合度會提高。因為以往,產品賣得不好他們都會互相埋怨。現在,就會互相理解,同時生產者也可以增加銷售經驗;再有呢,通過全員營銷,大家就會產生一種同感:即使是有最尖端技術的企業,銷售仍然是企業經營的根本。所有員工就都會從銷售出發思考產品了。想象一下,以往說話都會臉紅的人,跑去跟客戶說“有什么可以讓我們干的嗎?我們什么都能干!”客戶肯定會更信任你的企業。石油危機的時候,京瓷就采用了全員營銷的方法,安全度過。
第二個策略:全力開發新產品
蕭條時期,訂單肯定會減少,那多出來的時間干嘛呢?就用來全力開發新產品。這個新產品不是指全新的東西,而是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,去尋找新需求。舉個例子,石油危機之前,京瓷生產的陶瓷零件,因為硬度高、耐磨性能好,可以取代過去的金屬零件,日本的紡織機械企業就特別愛用。但是石油危機的時候,紡織機械滯銷,京瓷也就跟著斷了訂單。那京瓷怎么辦呢?他在走訪市場的時候又發現了新客戶,就是漁具企業。當時,釣魚桿上裝的導向圈是金屬材料的,摩擦力比較大,一釣到大魚,摩擦生熱,魚線就很容易斷掉。但是京瓷可以做陶瓷導向圈啊,不容易摩擦生熱,問題就解決了。結果客戶果然很歡迎,現在這個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到世界各地的高級魚竿上了,也幫京瓷度過了這個難關。
第三個策略:徹底削減成本
削減的幅度一定要比利潤下降的幅度大才行。如果在價格低、銷售額低的情況下,企業還能產生利潤,這種企業體質一旦形成,危機過后,銷售額恢復的時候,就能成為高收益企業,抗風險能力就增強了,就相當于竹子多長了一個節。
第四個策略:保持高生產率
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沒有訂單,大家就沒活干,這時候,一定不要把所有員工都留在生產線上。因為這樣會制造一種懶散的氛圍,整個士氣都會低下來。所以,維持高生產率,讓大家忙起來很重要。京瓷是怎么做的呢?石油危機的時候,京瓷的訂單減少了了2/3,京瓷因為承諾不裁員,就把2/3的生產人員撤下來,去從事設備維修、工廠環境美化這些工作。還舉辦了哲學培訓班,讓員工們學習京瓷的經營哲學。這樣一來,既維持了高生產率,也給員工做了一次思想升級,為企業的下一次飛躍做好了準備。
第五個策略:就是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
經濟一蕭條,勞資關系就容易惡化。京瓷是怎么做的呢?首先,京瓷在平時就非常重視員工關系,稻盛和夫會利用各種機會來加強員工交流,比如定期舉辦酒會。如果勞資關系的基礎奠定的好,經濟蕭條降工資這種事,員工還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千萬別忘了在危機過后給員工補回來。石油危機的時候,京瓷也實行了降薪,管理人員最少降7%,稻盛和夫作為社長降薪30%。接著又宣布第二年也不會加薪,都得到了員工的支持。但是,經濟恢復之后,京瓷通過發放臨時獎金,不但補齊了之前凍結的加薪,還實現了兩年總共加薪22%。